“给你,这是刚领到的16000元工资。”7月3日,泸水市老窝镇中元村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集中发放姬松茸产业基地务工工资会上,村民杨治开心地将领到的务工工资交给妻子。
【资料图】
当天,中元村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共发放姬松茸产业基地村民务工工资317600元。
“感谢村党总支和合作社在里建了姬松茸产业基地,让我们在家门口有了务工增收好场所。”杨治高兴地说,姬松茸产业基地建起后,他与妻子就一直在基地务工,去年仅他一个人的务工收入就有4万多元,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过去,中元村主要经济来源是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2021年,换届后的中元村党总支班子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党总支书记何儒苹带着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小组长、致富带头人和党员,到保山市考察取经,“短、平、快”的姬松茸种植产业成了中元村扩宽致富路的首选。
同年10月,中元村党总支带头、部分党员和致富带头人自愿参加,共同出资95万元,村集体经济入股20万元,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党员+群众+企业”的模式,由合作社与企业签订种植管理和回收合同,以“统一生产计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菌种供应、统一指导服务、统一收购销售、统一使用品牌”的运营机制,建设了21个姬松茸大棚。
沃土出好菇。2022年,中元村姬松茸喜获丰收,卖出11批,村集体收入5万元,支出村民务工工资50万元。
“中元村山清水秀,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非常好,很适宜种植姬松茸。”姬松茸收购商林云山说,中元姬松茸品质好,出菇率高,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广阔。
“去年,经过征求群众意见,村‘两委’决定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扩大建设。”何儒苹说,村里向怒江州农村商业银行泸水支行申请了100万元贷款,流转了80余亩土地,开展姬松茸产业二期建设,扩大规模和受益面。
中元村非常重视党员示范带动,推行党总支委员联农帮户机制,动员群众积极参加姬松茸种植,学习种植和管理技术,改变观念,用智慧和勤劳致富。
党员李成杨在村党总支决定发展姬松茸种植业后,第一个入股,还动员亲属入股,基地建设之初,就一直参与基地管理。在他的带动下,许多村民纷纷入股,到基地务工。
“党员带头干,老百姓才会消除思想上的顾虑,一起务工,一起学习。这样,产业才会逐步有规模,才能赚到钱。”李成杨说,出菇量多的时候,每天到基地采摘的村民有40多名。
姬松茸种植需要大量劳动力。每当姬松茸采摘时,村里身体好的老年人也来基地打零工,一天有100元收入。基地还专门聘请了脱贫户、监测户采收菌菇,以增加他们的收入。
杨治说:“姬松茸基地就在村里河边,走几分钟就到了。劳动间隙,回家做饭,找猪食,料理家务,再来干活,家务挣钱两不误。”
目前,中元村姬松茸种植面积已达30余亩,今年6月份已卖出第一批姬松茸,发放村民务工工资30多万元。预计今年的鲜菇产量超过180吨,产值超过240万元,直接受益农户130余户,能解决7000多个村民务工,利润超过20万元。
“我们流转的80亩土地,30余亩种植姬松茸,剩下的50亩,现在已种上朝天椒。希望以此逐步改变传统的水稻、玉米单一种植结构,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让乡村振兴有更多的产业支撑。”何儒苹说。
云南网记者 李寿华 通讯员 李芳兰 摄影报道